第二引擎持續高增長,美的再造一個新美的
2023-05-16
來源: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依托“1+3+N”的業務結構創新優勢,美的正在構建中國智能制造產業新格局。
從享有盛譽的民族家電企業出發,美的現已發展成為一家全球化科技集團,覆蓋智能家居、樓宇科技,工業技術、機器人與自動化和創新型業務等五大業務板塊。創新的業務架構,一直助力美的集團實現業績穩健增長。
4月28日,美的集團(000333.SZ)披露2022年度年報。公告顯示,2022年公司營業總收入3457億元,同比增長0.7%,實現歸母凈利潤296億元,同比增長3.4%。
2023年第一季度,美的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966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歸母凈利潤80億元,同比增長12.0%。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B端收入增長率明顯高于集團整體增長。這意味著,美的B端業務正在成為美的重要增長極,對業績拉動效應明顯。
2022年,美的工業技術事業群收入216億元,同比增長7.5%;樓宇科技事業部收入228億元,同比增長15.7%;機器人和自動化事業部收入227億元,同比增長9.6%。
而在2023年一季度,以上三大業務板塊更錄得超速增長。其中,工業技術事業群同比增長高達10.6%;樓宇科技事業部同比增長40.6%;機器人和自動化事業部同比增長27%。
與此同時,美的集團公布了2022年利潤分配方案,即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25元(含稅),合計現金分紅總額為171.88億元,約占2022年度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58.16%。以美的集團5月4日收盤價56.58元計,股息率為4.4%。
相比2021年利潤分配方案的10股派17.008943元,美的集團此次向投資者分紅比例大幅提升近47%。
至此,美的集團上市十年來,已累計派現達867億元。如同在今年《致股東信》中所言,這是“與所有股東分享見證美的的成長與蝶變”的十年。
從櫛風沐雨的佛山小家電廠,到攻城拔寨成為全球領先的先進制造業企業,美的55年歲月波瀾壯闊。下個十年,美的如何繼續書寫科技盡善、生活盡美的美好愿景?我們從這期財報梳理中看出了端倪。
營收穩健
總體來看,美的C端智能家居業務依然穩居行業頭部,而B端的工業技術、樓宇科技以及機器人自動化業務已漸成扛鼎之勢。
美的創始人何享健曾說,“在美的,唯一不變的就是變,美的成功的核心是創新。不變就是死路一條,只有不斷變革才有生存空間。”
創新,根植于一代代美的人夙興夜寐、功不唐捐的努力,最終體現在美的產品的基因中。
產品方面,6個品類中,美的系產品在國內線上與線下的市場份額均位列行業第一。
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在家用空調、臺式泛微波、臺式烤箱、電暖器、電磁爐、電熱水壺等6個品類中,美的系產品在國內線上與線下的市場份額均位列行業第一。
以美的長期占據銷量榜首的電磁爐為例,得益于其優越的產品做工與耐久性,以及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美的電磁爐產品線深度廣度均有保證,覆蓋了從入門級產品到高端產品,滿足消費者對不同價位、不同功能的需求。從用戶滿意度來看,美的電磁爐產品在市場上口碑良好,性價比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性價比不是價格戰,而是通過技術驅動,創造更優質的產品,同時還能給予用戶一個更滿意的價格。
見微知著,一個電磁爐產品能夠持續獲得第一,需要在面板、散熱、線盤、火力控制、防水和安全性能等各個產品細節,都能仔細打磨,銳意創新,才能補足短板,創造出各項指標都為人稱道的精品。
而這背后,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來支撐。
美的集團五年累計研發投入超500億元,研發人員超過20000人。正是通過不斷打磨投入研發能力,使得美的在智能家居領域能夠持續為用戶帶來驚喜,提供優質優價的產品和服務。
技術方面,美的空調深耕低碳化領域,面向下一代制冷技術持續投入研發。
美的空調聚焦低GWP環保冷媒領域布局下一代制冷技術,包括R290、R454B、CO?和H?O等。
2022年9月7日,全球首臺應用了R290制冷劑的新能效1級空調在美的蕪湖工廠下線,為行業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目前新一代制冷劑的主要應用場景是在空調、冰箱等制冷設備。不過從中長期來看看,未來有很多新領域對制冷劑有著大量的潛在需求,重點市場包括冷鏈市場(冷藏車,預冷機),新能源汽車和熱泵。
美的正在歐洲、北美等海外地區積極布局熱泵產品,換言之,熱泵將是下一場制冷大賽的賽點,新一代制冷劑的研發則是這場競賽的入場券。
智能家居品牌方面,美的將延續雙高端品牌戰略的實施,進一步強化COLMO和東芝品牌的雙引擎動力。
美的旗下COLMO品牌聚焦高端客戶群體。這些精英客戶的深度需求極具個性化。COLMO品牌如何既走進他們的心智,也走進他們的廚房?
答案是智能化。
為追求智能家電的互聯互通,美的選擇將生態朋友圈做得越來越大,與阿里、騰訊、百度、比亞迪、OPPO、vivo 等企業開展物聯網合作,進一步打破了智能家居的連接壁壘。
如美的作為第一個發布搭載華為鴻蒙系統產品的家電品牌,就是智能化深度融合互聯之后的產物。
從更長遠的角度看,智能家居不僅僅局限于高端客戶,而是家電品牌面向次世代消費者的船票。傳統消費者更注重功能,新一代消費更看重智能。
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2月,智能家居APP&微信小程序月活用戶規模分別為2.65億、0.2億,整個智能設備APP月活用戶規模為3.5億,智能家居占比近80%。
過去十年,智能家居經過了三次演化:第一次以產品為中心,第二次是以場景為中心,現在進入到了以用戶為中心的階段。
尤其是GPT4.0的出現,讓基于深度學習用戶習慣,構建主動服務、定制化的智慧家居解決方案。這是一道面向所有家電企業的全新考題,期待美的給出答案。
抓住機遇和趨勢,第二引擎高歌猛進
1981年,美的品牌創立伊始,公司創始人何享健就為美的注入了“不變的就是變”的文化基因。
40余年來,美的集團的多次進行戰略和業務布局的調整,契合時代發展背景,順應經濟趨勢,也充分反映了公司順勢而為的果敢及高效的執行力。
當下,碳中和目標下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勢在必行,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在堅定地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中國提出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
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已成必然趨勢。
為響應國家“碳達峰”與“碳中和”目標,把握國內國際雙循環背景下市場發展機遇。美的正以“科技領先、數智驅動、用戶直達、全球突破”為主軸,堅持技術突破與創新,不斷完善ToB業務布局,強化第二增長引擎。
美的把握國內國際雙循環背景下市場發展機遇,始終堅持深化落實綠色戰略,響應國家雙碳目標,堅持技術突破與創新,不斷完善ToB業務布局。
美的綠色戰略,來源:浙商證券研究所
在樓宇科技領域,美的持續進行技術突破與創新,推出了“雙儲”系統和“零碳”熱泵,以應對碳中和大背景下的市場需求。在此情況下,科技雙擎如何讓美的樓宇科技在海外站穩腳跟,成為值得探討的話題。
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熱泵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利用裝置,是電制熱的最有效方式。相比燃煤鍋爐,熱泵可降低60%-80%碳排放。其顯著的節能、減碳特征,成為替代化石能源中低溫熱能生產的最優技術方案。
美的官網數據顯示,隨著全球化戰略的穩步推進,在美的集團3000多億元的年營收中,海外業務占比40%以上。其中,熱泵產品也正在成為美的集團的重要增長極。
據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2年美的在中國中央空調出口總額中占比為29%,位列第一,其中美的空氣源熱泵產品出口同比增長超過160%。
美的樓宇科技在“零碳”的行動,完美回答了“如何切實落實雙談目標”的考題,其在減碳方面的成功經驗,也被跨行業、跨領域、跨區域等多層次、多方位地深化應用。
可以預見,綠色低碳服務將成為美的在B端核心業務上布局與突破的關鍵領域,在點燃“第二引擎”的同時,積極對外賦能,助力更多工業企業的綠色轉型。
另一方面,美的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化業務,正在為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自 2009 年起,美的就開始不斷深化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布局,而2017年,美的收購國際機器人四大家族中的庫卡后,正式進軍機器人市場。工業機器人領域前景廣闊,極具市場增長空間和應用價值。
如今,美的旗下機器人與自動化事業部主要包括工業機器人、物流自動化系統等相關解決方案。2022年該業務板塊整體收入約為227億元,同比增長9.6%。
2023年年初,特斯拉皮卡產品Cybertruck因產能不足陷入僵局。特斯拉隨后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超級工廠引入了庫卡機器人用于制造Cybertruck。
特斯拉對機器人的大量應用,不僅降低了用工成本,還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據悉,僅上海特斯拉工廠,就已有160臺庫卡機器人參與工作。
據MIR睿工業預測分析, 2022年庫卡中國工業機器人國內出貨量份額達到8%,新能源頭部車企都引入了品牌辨識度極高的橙色庫卡機器人。
目前庫卡機器人除了繼續保持在汽車領域優勢的基礎上,還在積極拓展新能源、一般工業、電子、醫療及物流、服務等新業務。
商業規律上,發展大勢往往成就一批明星企業。我國機器人產業已基本形成了從零部件到整機再到集成應用的全產業鏈體系,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將與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機器人產業迎來了升級換代、跨越發展的歷史機遇期。
對庫卡來說,一方面需要加大下游行業應用開發,采取“通用+細分”戰略,擴大下游行業覆蓋,同時也積極布局新興行業;一方面著力投入研發,打造機器人全產業鏈,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
美的的威靈電機,持續鞏固行業龍頭地位。
市面上的空調產品五花八門,令人眼花繚亂。為了更好的幫助消費者選擇產品,不少博主通過拆解空調,將零部件分門別類提取出來,供用戶比較選購。
在很多拆解視頻中,威靈電機生產的品牌內機頻頻亮相。這讓更多用戶驚訝于中國制造的核心——這也是由中國智造驅動的。
2022年家用空調壓縮機全球市場占比提至44%,繼續穩居全球第一。
美的于1992成立威靈控股,進入家電電機領域。一步一步腳踏實地。據悉,通過建立海外本土營銷團隊,目前新增近30個客戶定點合作項目,定點合作項目未來產生的訂單總產值據測算將超過80億元。
市場領先的基礎是技術領先。
上個月,廣東省工業信息化廳公示了2022年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產品)通過名單,佛山共有26家企業入圍。威靈電機憑借“空調交流小功率異步電動機”獲得“單項冠軍產品”獎。
理解用戶痛點,繼而用科技服務用戶,才能為用戶創造價值。如針對“充電慢、續航短”等用戶使用痛點,美的推出全球首款800V碳化硅12,000rpm高轉速電動壓縮機。
高速壓縮機是未來趨勢,相比起目前主流的400V電子電器架構,800V架構能夠在車內電纜輸電功率不變的情況下,讓導線的直徑進一步縮小,從而實現更好的輕量化指標,進而提升車輛的加速、制動、能耗以及操控等綜合性能。
擁抱全球,向上生長
經過近40年的深耕,美的全球布局已呈燎原之勢。如今,美的從品牌、銷售到生產、研發,全鏈路全方位,為全球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
美的集團的產品及服務惠及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5億用戶。換句話說,全球5億用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COLMO、東芝、美的、小天鵝、華凌的家電;用庫卡機器人制造的汽車通勤;用LINVOL電梯上下班;用萬東醫療器械輔助醫生治療。美的系已進入用戶生活的每個角落,幫助他們實現夢想,認真生活。
走出去的,不僅僅是美的的產品,還有工廠供應鏈。
目前,僅僅美的工業技術已在中國、印度、日本等地建成27個研發試驗中心,累計授權專利5500多件。年投入研發資金11億元,持續加大對核心、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產品覆蓋壓縮機、電機、芯片、減速機、汽車部件、伺服系統和散熱部件等高精密核心部件產品。
為全球用戶,做全球研發。科技領先才能接近盡善盡美。只有貼近用戶,才能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
為了更好的服務本地化用戶,加速深化全球技術生態網絡,美的在全球12個國家設立有35個研究中心,通過“2+4+N”全球化研發網絡,建立全球研發規模優勢。
美的高效的技術研發體系,使其擁有最新技術并不斷整合,大大提高技術創新效率。
為了構建核心技術突破和領先的能力,美的在2022年研發投入超過120億元。利用全球科技資源,共謀全球用戶福祉。
與學界的深度合作,也幫助美的研發取得累累碩果。
如2023年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的“2022年產學研合作與促進獎”頒發。由美的樓宇科技聯合軍多個大學共同完成的“寬溫域全工況高效多聯式空調系統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成果獲得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這是國內面向產學研界設立的協同創新最高榮譽獎。
2023年4月20日,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對媒體表示:“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表征,也是質量強國的關鍵支撐。中國精品與百年老店意味著經得起時間和空間考驗,擁有核心競爭力且受到用戶和行業尊重的品牌。這也是美的一直以來的奮斗目標。”
方洪波介紹說,美的已成為一家集智能家居、工業技術、樓宇科技、機器人與自動化、創新型業務五大板塊為一體的全球化科技集團,并形成ToC 和ToB 并駕齊驅,創新型業務快速成長的“1+3+N”的業務結構。
要更好地打造“中國精品”,美的需要在科技創新、數字化轉型、加強公司治理、提升產品和服務能力這四個方向發力。
美的的“精品哲學”,可以簡化為四個字:守正出奇。
穩固發展現有業務,積極探索新業務,結合自身優勢形成自己的一套經營方法論,這對雙循環下的中國制造業企業轉型升級具有借鑒意義。
發展、人才、創新三位一體,以人為本,用事業造就人才,用環境凝聚人才,用機制激勵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以技術創新提供長效動力、以體系創新保障持久活力、以經營創新拓寬產業版圖、以產品創新占領市場高地。
最終,美的將自身打造成科技領先的全球科技集團,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
- 案例
- 推薦
- 制造
- IT/互聯網
- CIO
- CDO
- 生產制造
推薦
-
一年一度的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11月28日-30日再次攜手成都,為數字化轉型決策者們打造一場不可錯過的年度數字化盛宴!
-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變革時代,我們將于11月28日-30日在成都舉辦“2024中國數字化年會”,匯聚行業精英與各界力量,共同探討數字化時代下的轉型策略與路徑。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