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賀銓院士:6G無線空口技術要有新突破
2021-09-25
來源丨中國電子報
在9月23日召開的6GANA(6G Alliance of Network AI)第二次會議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指出,6G研究要有新思路,無線空口技術和網絡技術需要有新突破。他進一步提出:“6G的研究不是簡單的十年一代循環,對6G的研究創新比任何時候更重要,6G時代中國要努力在原創性技術上有貢獻。”
鄔賀銓說,每當新一代移動通信開始商用時,更新一代移動通信的研究就開始啟動。需要十年時間從需求、標準、技術、試驗才能走到商用,因此現在啟動6G研究正當時。回顧十多年前研究5G是從無線空口技術開始,并向網絡層技術擴展,6G的研究還需要有新的思路。
6G無線空口技術期待突破
以前每一代無線通信技術,基本都是依賴無線空口技術的進步,提升了無線傳輸的速率。鄔賀銓首先提到無線空口技術,業界要考慮無線空口技術還有多大挖潛空間?
5G無線空口主要從技術挖潛中獲利,LDPC碼最早在1962年由麻省理工大學的Gallager在其博士論文中提出,1981年Tanner給出了LDPC碼的圖,從那時算起到現在有近40年歷史。
2008年,土耳其Arikan教授發表了Polar碼,到2016年被3GPP采納為5G控制信道編碼標準,從提出到現在超過十年。1908年馬可尼就提出用MIMO技術來抵抗信號的衰落,1995年Teladar給出了在衰落情況下的MIMO容量,1998年貝爾實驗室建立了MIMO實驗系統,到5G采用大規模MIMO,也經歷了20年。得益于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與算法的進步,5G做了將前人的理論工程化實現的工作。
鄔賀銓表示,5G在無線空口上并未出現明顯的顛覆性技術貢獻,5G曾經也希望形成顛覆性技術,但后來急于標準化就沒有著力深入從基礎理論研究做起了。5G將多年積累的大規模天線技術與新型信道編碼技術加以應用,但看不到還有什么具有很大潛力的無線空口技術儲備留給6G。雖然Massive MIMO還可以繼續增加波束數,但效率不是成比例增加的,而且蜂窩半徑還會越來越小。
擴展頻譜到毫米波、采用非蜂窩架構、采用軌道角動量技術、從被動的躲開干擾到主動的消除和利用干擾等想法很好,但都有不少限制,難以在空中接口技術上有非常明顯的突破。顯然6G不僅需要在無線物理層技術上繼續努力,還需要更多關注網絡技術的創新。
6G網絡技術期待智能化新理念
在6G網絡技術上,鄔賀銓認為,網絡技術需要繼續深化,期待新的理念去開創新的格局。
鄔賀銓說,5G與4G相比在核心網技術上做了很多工作,軟件定義、網絡功能虛擬化(NFV)、基于服務的網絡架構(SBA)、網絡切片、邊緣計算、云網協同等,這些對支撐5G業務多樣性特別是產業應用起了積極作用,但尚未真正大規模部署。這些技術基本都是網絡層技術,6G將會繼續在這些方向上發展。
除了網絡層,還可以在業務應用層上著力,在5G已經開始探索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但很有限而且只是著眼于網絡運營的智能化,沒有真正服務于業務的智能化。
鄔賀銓表示,6GANA提出一個新的概念,要將現在基于云AI的應用轉到網絡AI的應用,即希望網絡具有內生智能,很多大數據和AI處理就在網絡內完成,成為原生支持AI訓練和推理的平臺,生成AI模型,為各類AI應用提供服務。好處是降低時延、提升效率,數據在網絡內完成分析,有利于數據安全。網絡AI的作用可以表現為兩方面:一方面幫助網絡實現智能化運維;另一方面,網絡AI可以實時提供更多大數據分析,支撐更準確的人工智能決策。
“網絡AI不僅是云計算能力下沉到邊緣的問題,因為現在的邊緣計算與網絡功能還是兩張皮,邊緣計算并未參與網絡對業務的承載,網絡也未借助邊緣計算來提升運維的智能,兩者還未真正融合。”因此,鄔賀銓認為,6GANA需要有新的網絡架構來適應和滿足未來網絡智能化和業務智能化的要求,這是從一個新的維度來賦能6G,是值得探索和充滿期待的。
鄔賀銓表示,6GANA可以打通從物理層、網絡層到業務應用層的全智能過程,實現普惠智能,需要產業鏈上下游一起,形成更為廣泛的共識,構建多方共建的生態,6GANA(6GANA是中國移動、華為等18家產學研單位于2020年12月4日倡議發起的針對6G網絡架構的創新交流平臺,編者注)將起到聯合各方朝著這一方向合力研發的作用。
- 觀點
- 推薦
- 新聞
- IT/互聯網
- 通信
- CIO
- CDO
- CTO
- IT
- 云計算
推薦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
TeleAI 李學龍團隊提出具身世界模型
-
2024 年 10 月 14 日,第 44 屆中東海灣信息技術展(GITEX Global)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亮相展會,以"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公司"云-網-安-算-存-端"的全棧技術能力與國際生態合作成果。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