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人工智能素養要倡導“以德為先”
2021-08-29
來源丨網易新聞
“人工智能時代,人才是基礎。現在的青少年,是智能化的原生態新一代,在很小的年齡就與人工智能打交道,因此,首先要培養青少年適應智能化的生存環境。”近日,在山東煙臺舉辦的中國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發展論壇期間,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龔克接受媒體采訪,暢談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問題。
龔克介紹,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是跨界融合,作為通用技術,人工智能會交叉融入所有學科。因此,人工智能的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廣泛的、基礎性的教育,重在培養人工智能素養。對此,龔克提出三點問題值得關注:
第一,不能把人工智能教育簡單地看成是單純的技術教育,而是要作為教育體系立德樹人的重要因素。所謂人工智能素養,起核心作用的是價值觀和倫理道德。正如機器人的第一原則就是不能傷人,尊重生命、平等待人的道德原則在人工智能時代變得更為重要;人工智能素養要倡導以德為先,尊重生命、尊重他人。此外,人工智能還要尊重人的生存環境,人工智能倫理要包含可持續發展的內涵,深度融入生態文明教育。
第二,不能把人工智能簡單看成一個學科。它是滲透到所有學科的通用方法,基礎非常寬,需要打好數學、物理等科學方面的基礎。不僅如此,人工智能還需要包含有人文情懷,要具備歷史、文學、法律等方面基礎。
第三,我們的教育普及要著重人工智能實踐性很強的特點。學習方法要從感性入手,從體驗入手。特別希望將來在中小學的人工智能教育實施能讓學生沉浸在人工智能中學習,實現陶行知講的“生活即教育”,特別是動手為先的教育。
那么,實現人工智能普及教育的核心是什么?龔克認為,教師是關鍵,“用傳統教育、分門別類地講學科知識的辦法講不好人工智能。師資隊伍需要有大的提升,來適應人工智能給教育帶來的變化。”
龔克表示,人工智能幾乎貫穿所有領域,這就要求教師有跨學科能力,他不僅是人工智能教師,也是化學教師、數學教師、語文教師,也是心理輔導員。此外,師資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講解人工智能倫理,這不是幾個教條,而是要融入實踐里。
- 新聞
- 觀點
- IT/互聯網
- CIO
- CDO
- IT
- 人工智能
推薦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
TeleAI 李學龍團隊提出具身世界模型
-
2024 年 10 月 14 日,第 44 屆中東海灣信息技術展(GITEX Global)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亮相展會,以"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公司"云-網-安-算-存-端"的全棧技術能力與國際生態合作成果。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