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馬云說的
呂建偉
2018-04-20
(1)我主要聚焦企業轉型
前天我發了一篇文章,講到底啥是企業數字化轉型。有人跟帖說:企業數字化轉型,專家們早就有成熟定義了。
這個....,嗯。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專家們定義的是企業信息化轉型,我想定義的是,企業轉型。
企業數字化轉型,有這幾個意思:
1、企業信息化建議轉移到以數字化為重心
2、企業數字化從過去模式轉型到現在模式
3、企業轉型,從商業模式、所有權模式、組織模式、流程、管控模式、考核模式、激勵模式都在轉型。包括產品、營銷模式、銷售模式、服務模式,都在轉型
4、技術是這一次企業轉型的關鍵推動要素,所以,所謂的企業數字化轉型,就是企業利用數字化技術,推動企業轉型。就說最如火如荼的零售流通業:大規模互聯網消費者聚合、行為跟蹤分析與關聯推薦、智能倉儲物流、網上分銷平臺、智能無人零售商店,這些新技術應用模式革命了中國傳統零售業,并且讓中國電子商務屹立世界,并且獨立與眾不同,超越了歐美和日本的零售業。這就是技術的力量。
這才是我想要表達的。
也就是說,一個供應商,需要提供企業轉型咨詢服務,也需要提供企業IT服務和數據服務,還需要提供企業業務運營服務。
(2)IT供應商能力重構
所以,一個供應商:
1、需要建立商業價值研究院組織,需要研究技術驅動下的企業轉型
2、需要構建PaaS平臺、統一UI、應用中臺、產業主數據平臺、大數據平臺、計費平臺,用于OpenAPI開放和集成
3、需要主力做好營銷、交易、金融應用IT產品與服務
4、需要打造好企業客戶需要的業務運營服務生態
(3)產業集中
歷史的發展軌跡是:涌現-集中-專業化-分散整合。
中國過去開放30年,各行各業出現了很多企業。接下來肯定要走向行業集中。而我們的中國企業信息化從過去,也同步走過了單機單崗位信息化時代、多崗位多部門業務勾稽信息化時代、企業一體化信息化時代、集團信息化時代、企業互聯網/B2C電子商務/B2B電子商務時代,現在也跟隨中國行業集中大潮,走到了端到端產業鏈服務平臺時代。
而且中國的行業集中速度會大大高于歐美日本的曾經的行業集中速率,因為中國目前有兩大推動勢能在加速:一個是互聯網流量聚合,一個是資本。在國外,就資本這單一條腿在整合集中,中國目前還有互聯網絡、流量聚合。
只有聚合才能有能力打造專業化。只有專業化才能做大做強,才能再去整合別人。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所以,大巨頭們內部的專業化服務,最終還是會獨立出來專業公司、IPO上市、搭建平臺為整個產業提供服務,這就是產業鏈服務平臺的產生來龍去脈。
(4)挑戰
集中,對于乙方供應商來說,有以下幾個挑戰:
1、潛在客戶沒那么多了。剩下的潛在客戶都是巨無霸。所以乙方的銷售,一是需要大銷售,能觸達能Hold住大企業的大老板、能簽上億的訂單,二是需要長期耕耘了,不能打一槍換一個地兒了。
2、需要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如企業轉型咨詢、IT服務/數據服務、資本/金融服務、業務運營服務。當然,這對乙方的項目總包管理能力也帶來很大的挑戰。
3、乙方供應商的商業模式,在以上的背景下也需要發生很大的的變化。IT服務盈利模式、咨詢服務盈利模式,這些都是老套路的盈利模式,甚至金融服務盈利模式也是老套路。我個人的觀點是:乙方供應商很有可能和潛在客戶巨頭一起合資成立新實業科技輕公司,實業巨頭投入實業資源、乙方供應商投入IT資源,用IT互聯網絡、大數據驅動人工智能智慧調度,達成產業資源的整合與最佳調度分配。以后的盈利模式是通過市值&IPO來獲得的,而非一個個的IT License年續費。
4、以上,都需要乙方供應商擁有:很好的品牌、資本融資能力、資本并購能力、產品平臺和產品整合能力
(5)平臺
我為啥說乙方供應商需要構建PaaS平臺、統一UI、應用中臺、產業主數據平臺、大數據平臺、計費平臺?
因為乙方供應商不需要做多了,只需要主力做好:營銷、交易、金融應用IT產品與服務,其他產品都靠投資并購、生態產品集成來組合成產品解決方案。
有了統一UI,就看不出來投資并購和生態產品集成的差異性。有了PaaS集成接入平臺(如統一登錄/統一消息/統一工作流/統一內容管理)、產業主數據平臺(數據共享/數據標簽畫像)、應用中臺(產品中心/BOM中心/項目中心/會員中心/營銷中心/交易中心/支付中心/信用中心等等),就容易把投資冰透和生態產品接進來了。
有了大數據平臺,就可以把數據全都集中沉淀在一起了。這樣便于大數據驅動來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進而達到產業資源最佳智能整合、調度、分配。
計費平臺?當然需要計費平臺。你接入這么多并購和生態,你不得計好費、分好錢么?商業嘛,最好的紐帶就是:資本所有權、訂單、錢。
嘿嘿嘿,有能力打造成這一套的,重視投重金打造這一套的,誰就能成。這是成功的關鍵核心。
(6)技術
我前天發《到底啥叫企業數字化轉型》時,很多人不明白我為啥強調區塊鏈。很多人認為區塊鏈是跟風、是幣圈大騙子。
我卻說,你要打造產業鏈服務IT平臺,進行產業流程貫穿、產業主數據共享、產業資源整合與調度分配、產業企業間信任,你需要尋找天然的(在基本原理級)鏈條型的技術支撐。而區塊鏈恰恰是這樣。
真是:
1、大數據是生產資料:用于喂養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達到產業資源自動地最佳化的整合與調度
2、人工智能是生產力,它代替了運營層、管理者的PDCA功效
3、區塊鏈是從基礎原理級保障產業中的企業互聯、信用、交易流轉,這是生產關系。
4、傳感器IoT/無處不在的智能產品、GPS、攝像頭/人工智能識別、爬蟲等等,是大數據生產資料最好的采集技術。不要重心非要依靠Web界面或移動App界面來人為輸入信息。只有機器設備自動采集數據,才能做到同源、互聯、實時、聯動。人為抽象、人為判斷、人為輸入、人為解釋,數據質量、成本、效率都太差。所以信息化必須走向數字化,必須依靠數字化在IT世界里建立數字孿生,而非把現實一個個實物人為抽象成一個個結構性的文本字段。
(7)智能
智能,簡單粗暴來說,分為兩大部分:智能OS、人工智能,都是智能。
智能化五步走:
1、智能OS、網絡化
2、傳感器、GPS
3、可編排:
4、可交互:視覺識別、語音交互
5、自適應:深度學習
由于工作時間問題,我是一大早晨在正式上班前來了敲字,我就不展開了,大家自己理解。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就您繼續....。
轉載自:阿朱說
- 觀點
- 科研/技術服務
- CEO
- CTO
- CIO
- IT
- 運營
- 大數據
下一篇
推薦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
TeleAI 李學龍團隊提出具身世界模型
-
2024 年 10 月 14 日,第 44 屆中東海灣信息技術展(GITEX Global)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亮相展會,以"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公司"云-網-安-算-存-端"的全棧技術能力與國際生態合作成果。
呂建偉
用友研究院
院長
用友研究院 院長
呂建偉,用友研究院院長,在用友負責社會化商業體系模型研究與標桿客戶IT咨詢、產品技術前沿原型研究與標桿客戶實證、用友轉型戰略構建。曾任京東技術學院院長,也是中國互聯網技術聯盟發起人,資深研發管理專家。著有《走出軟件作坊》一書。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