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升級實錄:阿朱重談阿里“五新”戰略丨專欄
呂建偉
2018-03-26
導讀
阿里在2017年提出了“五新+2H”戰略。五新: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術;2H:文娛、健康。
阿里的文娛健康布局已經很完整了,涵蓋阿里影業、阿里音樂、阿里文學、阿里游戲、UC、阿里健康等,“五新”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阿里的“五新”戰略雖已不是新詞,但是呂建偉提出了一些見解很有思考價值,所以今天小錦就借花獻佛,援引呂建偉的觀點分享給大家。
▌新零售
新零售,阿里有三大分支:
1、終端數字化:阿里智能無人商店:智能標簽、智能貨架/貨柜、智能人流動線跟蹤、智能POS稱重臺、智能POS、智能支付、智能門禁。
2、應用中臺:線上線下統一打通并集中統一:統一會員、統一營銷、統一訂單、統一庫存、統一支付、統一倉配、統一信用。
3、批發分銷:阿里新通路:集中供貨/采購、統一營銷、統一倉配、統一支付/電子發票、統一信貸、統一IT平臺、統一線下門店門頭改造、統一線下各省BD地推招募加盟。B2C已經去掉的所有的中間批發分銷代理商,直接對消費者,但B2C這樣銷售是一件件的零擔,現在直接對著終端店,就可以做小量批發,這樣在金額、信貸、批量倉配,都很有好處,這也會干死傳統的中間批發代理分銷商。
反正過去傳統批發代理分銷商主要承載的五大職能:終端布點擴張、統一營銷、統一倉配、發票和避稅、流動資金周轉信貸,現在已經被阿里零售通這樣的事業部可以全部代替了。
至于阿里投資的盒馬鮮生在堂食輕餐飲、就近生產與配送、線下旗艦店進行體驗和品牌溢價塑造和客戶拉新、線上標品擴張,那是另外一個路數。
至于現在拼多多依靠微信二次流量崛起,阿里也想模仿拼多多模式。這個咱們另表,這也算新零售的范疇。
▌新制造
制造廠商,目前最頭疼的問題有三個:
1、到底該制造什么
2、到底該制造多少
3、到底該什么時間開始制造合適、以什么樣的節奏來制造是合適的
而不是生產效率、生產質量、生產成本,更不是如何自動化無人化生產。所以現在大熱的: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柔性制造,還得放放。到底還得放多少年,我的判斷依據是得看智能新能源汽車的規模放量,大概還需要5年時間吧,5G、GPS北斗、智能OS、芯片、傳感器,都得需要成熟的時間。沒有抓手,就很難推到多米諾骨牌產業鏈,只能緩慢發展。
智能無人商店,阿里還前進的不錯;智能無人倉配,京東還前進的不錯;智能產品,小米還前進的不錯。中國作為制造大國而非制造強國,智能制造一直不溫不火,就是沒有現代制造業彎道超車的機會和實力。而智能新能源汽車,可能是一個機會。只有有這樣的普及性需求、高客單價、智能型產品、新的核心技術,才能充當抓手,推倒整個產業鏈重構。
5年之后,我們才能做到智能設備:每個加工機床安裝了智能OS,都有WIFI、GPS定位,可以編程遠程控制、可以遠程診斷調試、可以遠程升級豐富功能,可以向云端發數據來做到租賃服務、二手轉賣估值服務、信貸抵押估值服務。
另外,因為有了智能設備,我們才能夠做智能設備之間的互聯。過去的PLC是嵌入的,現在是4GL就可以編程的,過去是設備內部CPS,現在是智能設備之間互聯互動,這就構成了工業互聯網。當然,工業互聯網有很多外延擴展,有人把智能設備售后服務、智能設備金融大數據服務都算作工業互聯網的一部分。當然,智能設備之間互聯互動,按照需要生產的產品進行零部件的智能分揀傳輸,這也算工業互聯網。
有人還把人工智能視覺識別技術應用于質量精密檢查當做工業互聯網的一部分。有人把智能車間監控(安全生產監控/節能監控/環保監控)當做工業互聯網的一部分。還有人把我們十多年前干的區域集群協同制造管理系統上到SaaS上,也算作工業互聯網的一部分。更有人把云端仿真設計、云端仿真測試、VR仿真體驗、云端全球協同研發設計管理、云端高精度電子圖紙存儲展示也都算到工業互聯網里面了。
只有信息化和數字化結合在一起,終端線上線下信息全面收集、產供銷信息鏈條打通,設備智能化、設備聯網互動,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柔性生產。
而現階段更需要回答的是目前那三個最頭疼問題。最好的解決方式就是:產供銷打通。對,這就是阿里提出新制造的主思路。
現在,新零售線上線下統一,我們已經可以知道用戶、用戶畫像、用戶行為跟蹤、用戶訂單。這樣的信息是直接連接的、實時的。不像過去批發分銷渠道的信息和生產廠商的信息是斷裂的是非實時的。
過去,我們沒有條件連接消費者,現在有了智能手機、4G、APP、消息推送、微信ID&微博ID、服務號&小程序,就可以持續的連接消費者了,而且我們也有條件比過去更有能力更高轉化率來把吸引來的消費者轉化成訂單顧客了,因為移動支付、紅包錢包這些交易的基礎設施已經很成熟很普及了。
所以,具體到阿里巴巴,產供銷打通,主要有兩個落地分支:
1、1688批發平臺和淘寶天貓聚劃算等等這些零售平臺打通,讓批發和零售集成,讓上游的生產商可以及時看到終端消費者的需求變化。
2、現在阿里也在做工業品原材料MRO采購平臺,可以方便生產制造商直接到上面去采購,而非生產制造商自己辛辛苦苦建立供應商庫、去選型招標去評估信用、去搞往來轉款、合同、保證金、付款等等麻煩事。
▌新金融
金融有三個事情:
1、信貸信用
2、支付/企業轉賬
3、全程風控
現在雖然有國家級信聯,但是大家都知道,越抽象高、信息就越通用。對于具體一個行業,想細致評估,還得搞。
信貸信用評估,以后會變成一個獨立的收費業務:評估信用、輸出信用評級。這是真正拿技術、拿數據搞的虛擬經濟。
不過我倒不認為新金融是個吃數據的大怪物,當然,阿里作為帝國模式肯定是要把周邊數據吸收得寸草不生。我倒覺得還有另外一個模式,就是基于區塊鏈、利益分享機制,每個企業都有一些業務數據,你可以把這些業務數據來參與計算,換來數字貨幣資產。
這樣,你的業務數據還在你本地存儲,別人也沒擁有也沒偷你的數據,而且你給出的也只是信用評估模型中需要的結果數據的一個部分,還能賺錢數字貨幣資產。這種介于聯盟鏈和私有數據之間的機制,是蠻適合信用評估、信用計算這樣的事情。
個人消費訂單支付/企業采購供貨交易支付轉賬,這個口子必須卡住,否則風控沒法在過程中關注。所以這個得盡量花費用、花BD來地推普及。
風控,一定是全程的,即使信用評估是可以貸款的(如合理的信貸額度/合理的信貸周期),但該過程控制還得過程控制,而不是貸出去了就等著到日子回收。所以一定要全程風控。好就好在,阿里擁有了端到端從零售到批發到生產到采購全鏈條的IT平臺,所以埋點植入還比較容易。
不過我仍然推崇無埋點式的全程風控植入,而不是強行顯性調用API,那樣就硬編碼了,兩邊系統都在變化、API接口也可能會變,系統集成多了就會到處都是不同步,那就不好維護了。
▌新能源
在工業時代,能源就是電,不管這個電是水電火電、風電、核電、太陽能電。在IT的世界,360度大數據就是IT世界需要的電。只有吃源源不斷的數據,這個IT系統才能快速迭代完善、才能做到最佳資源匹配調度撮合(如滴滴如菜鳥)、才能做到大數據全程風控。
▌新技術
新技術,阿里首推云計算、云網絡、云存儲。要搞新零售,這么多消費者要接入系統中進行消費、支付,必須云計算。而這么多消費者沉淀了這么多數據,所以也需要海量的云存儲。
不過,阿里其次也在推人工智能新技術、傳感器物聯網新技術。我們上述來講,本質上都是信息化,需要端到端產業鏈上的消費者、企業員工按照流程來進行數據的輸入、業務處理。
有了人工智能新技術,我們首先數據輸入,可以依靠智能產品&智能設備、視覺識別、語音交互識別、爬蟲、地圖&GPS、傳感器。我們的中間業務邏輯處理也可以依靠人工智能深度學習來做到后臺精準調度。這樣就形成了我過去所說的:“消失”的軟件。過去的軟件有大量的UI輸入和大量的查詢統計報表輸出,以后全是現實世界自動自己輸入輸出、視覺和語音交互。
文章為「錦囊微課」原創作品,作者: 阿朱
- 案例
- 觀點
- IT/互聯網
- 批發零售
- 金融
- CEO
- CIO
- CDO
- 戰略
- 供應鏈/生態
- 大數據
- 物聯網
- 云計算
推薦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
TeleAI 李學龍團隊提出具身世界模型
-
2024 年 10 月 14 日,第 44 屆中東海灣信息技術展(GITEX Global)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亮相展會,以"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公司"云-網-安-算-存-端"的全棧技術能力與國際生態合作成果。
呂建偉
用友研究院
院長
用友研究院 院長
呂建偉,用友研究院院長,在用友負責社會化商業體系模型研究與標桿客戶IT咨詢、產品技術前沿原型研究與標桿客戶實證、用友轉型戰略構建。曾任京東技術學院院長,也是中國互聯網技術聯盟發起人,資深研發管理專家。著有《走出軟件作坊》一書。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