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5G和5G-A,直接發展6G,可行嗎?
2024-05-07
來源:36氪
最近小棗君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覺得很有意思。
新聞是這么說的:
近日,日本NTTdocomo等4家公司宣布,合作研發了適用于亞太赫茲頻段的100GHz和300GHz的無線設備,并在這兩個頻段實現了100Gbps的超高速傳輸。他們認為,這項成果有望推動面向6G的相關研究。
新聞還說:
日本在2020年就提出了“beyond 5G推進戰略”。他們計劃在2025年前后起依次確立關鍵技術,到2030年前后開始提供beyond 5G通信服務。屆時,日本的接入通信速度和同時連接終端數要達到5G時代的10倍,而核心通信速度是現在的100倍。
這還不是新聞的重點。重點是,針對這個野心勃勃的計劃,日本自己的專家,先潑了一盆冷水——
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教授丸川知雄表示,日本企業現在瞄準了6G,想盡快在6G領域獲得技術主導權,但是這樣的戰略是否會成功是個未知數。
之所以對日本的6G戰略提出質疑,丸川知雄給出的理由非常簡單:
(日本的)5G基礎設施整體依然比較落后,運營商也沒有推出具有吸引力的5G服務。
丸川知雄表示:
日本政府大力推進6G發展,但現實是5G還遠遠沒有達到普及的程度。在東京鬧市區能接收到5G信號的概率還算高,但在郊區的許多地方,幾乎接收不到5G信號。5G的標準技術里,日本企業只占5%,日本在5G技術領域并不占有主導權。而且5G設備成本又高,影響了運營商的積極性,所以基站數量不夠,導致用戶往往接收不到5G信號,只能湊合用4G。
他還說:
消費者使用6G必須要有足夠吸引他們的新服務、新產品。……如果6G開始使用,但是使用手機的方式跟現在沒有變化的話,聰明的消費者會選擇更便宜的5G。
短短幾句話,直戳日本5G在基礎設施、技術標準、產業生態以及服務應用上的痛處,可以說是相當犀利。
丸川知雄的觀點,值得日本通信產業界深刻反思。那么,我們中國的5G發展情況,又是怎樣呢?
中國5G vs 日本5G,優勢在哪里?
國內5G正式商用已經有五年了,所取得的5G網絡建設成就,可以說是有目共睹。
基礎設施方面,根據工信部的數據,截至3月底,全國累計建成5G基站364.7萬個,數量全球第一。我們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5G獨立組網網絡,實現了城市和鄉鎮的全面覆蓋,以及行政村的基本覆蓋。
技術標準方面,同樣根據工信部的數據,截至2023年9月,我國5G標準必要專利聲明量全球占比已經達到了42%。
產業生態方面,全球四大設備商我們占了兩個。國內擁有很多優秀的通信企業,也有完整的5G生態產業鏈。
服務應用方面,也就是丸川知雄所說的“新服務、新產品”方面,我們也比日本的情況好很多。
截止今年2月,我們5G用戶數已經超過8.51億。在個人消費領域,5G早已成為主流技術。基于5G的4K/8K超高清視頻、VR/AR體驗、云電腦、云手機等業務,已經非常普遍。
在垂直行業領域,落地成果更為顯著。截至今年4月,5G應用已經融入97個國民經濟大類中的74個,在工業、礦業、電力、醫療等重點領域都有大量的落地案例,“5G+工業互聯網”項目數超過1萬個。
換言之,中國5G在基礎設施、技術標準、產業生態以及服務應用上,是具有顯著優勢的。
強大的5G網絡,不僅給手機用戶帶來了很好的網絡體驗,支撐了繁榮的移動互聯網發展,也給垂直行業用戶推動數字化轉型創造了條件,有力地推動了數字經濟。
根據研究機構測算,2023年中國5G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高達1.86萬億元。
通信技術演進的“潛規則”
中國5G的硬實力,值得我們為之自豪。這種強大實力,也使得我們在發展6G時,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和主導權。我們獲得成功的可能性,遠遠大于日本。
那么,中國的5G,為什么會這么強呢?
我個人總結,就八個字—— “腳踏實地,循序漸進” 。
關于中國的通信事業發展,有一句著名的二十字總結,大家應該都聽說過——“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并跑,5G引領”。
前文中提到的所有建設成果和競爭優勢,都不是一蹴而就獲得的,而是通過漫長的積累和沉淀,逐步實現的。
通信是一個高科技領域,技術的研發都是從基礎開始。研究的時間越長,根基就越深厚,專利壁壘也就越高。
所以,大家會發現,通信行業的大企業,都是數十年以上的歷史,很少出現小公司突然崛起的情況。而且,通信的產業鏈,往往也需要數十年才能形成,不是簡單砸錢就能馬上見效的。
從應用的角度,同樣需要時間進行孵化。
國內經常提到的“適度超前建設”。意思就是說,先適當建設一些新技術的基礎設施,然后用這個設施,去孵化應用。
當年3G就是這樣。有了3G,才有了智能機。智能機反過來又推動了4G。
如果沒有建設和使用過5G,沒有體驗過5G的高速率、低時延,那么,誰也不會知道,5G到底能解決什么痛點。
另外一個大家比較容易忽視的,是網絡建設和運營的角度。
移動通信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在建設和運營的過程中,需要很高的專業能力,也需要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
國內當年建設1G和2G的時候,在安裝、調測和運維規范上毫無經驗可言。很多基礎常識,都是國外廠商現場教的。
后來,在不斷的建設中,才形成了通信網絡的標準體系,還積累了人才和經驗。這也是后來3G/4G/5G能夠快速完成規模建設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進行技術迭代和探索,是多么的重要。這里面并沒有什么捷徑,也沒辦法“跳過”。
推進5G-A,為什么是必然選擇?
如今,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推動5G網絡的建設。
根據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已確定176個國家和地區的585家運營商進行了5G方面的投資。全球5G用戶數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滲透率不斷提升。
這么多運營商投資5G,既是因為這是網絡的合理演進,也是因為5G能夠給自己帶來豐厚的回報。
相比2G/3G/4G,5G不僅擁有更強的網絡性能,也擁有更高的頻譜效率。它能夠給運營商帶來更高的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完美的網絡體驗,能夠為各個垂直行業的數字化場景提供賦能。
在建設和普及5G的過程中,再次累積了一些新的需求,也發現了5G在應用場景上的一些不足。于是,就需要在5G的下一步演進中,把問題解決。這就有了5G-A。
相比5G,5G-A的改進是多方面的。
從網絡性能來看,5G-A的能力進一步提升,可以實現萬兆下行和千兆上行。對終端手機用戶來說,我們可以從5G時代的“人人百兆”,再上升一個數量級,達到“人人千兆”。
從網絡應用來看,5G-A帶來了感知、無源物聯等新的能力,開拓了新的應用場景。
從網絡自身來看,5G-A能效更高,更加綠色環保,且引入了更多的智能,網絡變得更加容易駕馭,運營效率變得更高,運營成本也下降了。
在5G中嘗到了甜頭的全球運營商,都非常看好5G-A的發展前景。
根據數據顯示,全球已有超過10家運營商啟動了5G-A商用計劃,超過30家運營商開展了相關技術驗證。
在國外,stc集團、阿聯酋du、阿曼電信、沙特Zain、科威特Zain等運營商,紛紛發布了5G-A商用試點網絡。
在港澳地區,中國移動香港、澳門電訊、香港電訊、和記電訊等,已從5G-A技術驗證階段逐步進入試商用/商用部署階段。
內地的5G-A,就更不用說了。3月28日,中國移動于率先公布首批100個5G-A商用城市名單,并計劃2024年底前將5G-A商用城市擴大到300+。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也在全面推進5G-A的商用落地。
作為用戶,我們在國內很多城市的熱點區域(例如商業中心、交通樞紐、旅游景點等)已經可以體驗5G-A。運營商在這些區域采用了3CC載波聚合,部分區域的峰值速率已達到5Gbps以上。
測速地點:浙江杭州
運營商基于5G-A網絡發布的5G-A套餐,滿足了日益涌現的高清直播、VR/AR、裸眼3D、云游戲、全息通信等極致體驗需求。在工業制造等垂直行業場景,越來越多的5G-A落地案例出現,為用戶創造了價值。
最后的話
總而言之,5G和5G-A的成熟及領先,是發展6G的重要前提條件。
尤其是5G-A,它比5G更快、功能更多、性能更強、更綠色且更智能。
不斷加速的5G-A,究竟能帶來怎樣的精彩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推薦
- 新聞
- 觀點
- 制造
- IT/互聯網
- 軟件信息
- CEO
- CTO
- CIO
- CDO
- 數字經濟
- 工業互聯網
- 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
- 戰略
- 研發
- 生產制造
- 運營
- 市場營銷
- IT
推薦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
TeleAI 李學龍團隊提出具身世界模型
-
2024 年 10 月 14 日,第 44 屆中東海灣信息技術展(GITEX Global)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亮相展會,以"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公司"云-網-安-算-存-端"的全棧技術能力與國際生態合作成果。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