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強的中國人,硬剛“印度制造”
2024-10-12
來源:36氪
“全球最難做生意的國家”,碰上了最要強的中國人。
在動不動請喝茶、罰款、抓人的一頓“騷操作”后,印度人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幕:
“印度制造”還沒有崛起,來自中國的手機廠商,占領市場的勢頭更迅猛了!
今年二季度,印度前5手機品牌,有4家是中國品牌——vivo、小米、realme(真我)、OPPO,而且份額都在咔咔往上漲。
前五唯一的例外三星,市場份額則被進一步縮減。印度本土品牌,則全都被擠出前十,淪為“others”。
為什么被傷得體無完膚的國產手機,依然選擇對印度市場“不離不棄”?
中國企業在印度,還有怎樣的未來可期?
1 “殺豬盤”
請君入甕,再關門打“狗”—— 這是印度親授給中國企業的一堂商海沉浮實踐課。
代價是,數以億計的大洋,近十年的成果,一朝付諸東流。
時間撥回2014年,印度領導人莫迪上臺,隨之便喊出了“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與“Made in India”一字之差,既是早期的妥協,只要你來,原材料、人都可以是你的,也更見印度打造全球制造業中心的決心,要持續進行。
也是這一時機,中國手機品牌紛紛進入印度。雷軍一度成為印度政府的座上賓,并喊出了那句流傳全網的“Are you OK”。
然而,甜蜜期很快過去,2018年,中美貿易戰一聲炮響,讓華為釜底抽“芯”,也是這一年,印度貿易保護主義卷土重來,印度政府宣布:對進口智能設備(例如整機)征收20%的關稅。
彼時,國產手機終端廠商正把控著印度市場,來自中國的小米、vivo、Realme(真我)、OPPO等占到印度57%的市場份額。
關稅大棒一揮,面對真金白銀的損失,占據龍頭地位的中企不得不設法應對。
事實也證明,總理開口喊不來的供應鏈,關稅可以。
一時間,為了降低成本,中國廠商紛紛南飛,奔赴印度建廠。證券時報報道,這一年:
傳音三次組隊前往;
OPPO帶著22億元人民幣在大諾伊達地區置地建設新的印度總部;
vivo撒下約40億元人民幣在大諾伊達建造新工廠,制造基地面積媲美中國工廠;
上游供應商也開啟印度之旅,大如 模組廠、屏廠 ,比如小米供應商合力泰承諾未來三年在印度大諾伊達地區投資約2億美元,并于2019年初啟動生產,小如 數據線、充電器 等產業鏈也紛紛遷移,大家都只有一個目標—— 到印度去!
據中印越電子協會CMA統計,到2020年底,投資印度的 中資手機供應鏈工廠整體數量達200家 ,貿易公司(即在印度注冊有公司沒工廠企業)達500家,往來支持中資手機工廠發展的中國人數達萬人。每年往來印度的中資手機企業人數達10萬人次。
然而,就在中國企業 配合莫迪政府努力實現“印度制造”、手把手教印度工人調試設備、滿足工人11點喝咖啡、容忍他們“同一個親戚去世兩次”的荒唐請假后, 換來的卻是:
人財兩空。
在策略上,印度人也很有講究,先文后武。
—— 首先是量身定制規則,震懾你。 2020年,印度商工部工業和國內貿易促進司發布3號文件明確規定,對“ 與印度接壤國家或屬于該類國家公民 ”的投資,必須一律通過 “政府路徑” 進行審批。
試問與印度接壤的國家,有大筆資金投資的會是誰?
—— 緊接著,潑冷水。 2020年4月,一份由印度國家電信和信息技術部起草的《印度大型電子制造業的生產掛鉤獎勵計劃(PLI計劃)正式發布,根據計劃,印度將在未來5年,共支出超過4000億盧比以激勵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電子制造業發展。
結果,韓國三星、美國蘋果都分了杯羹,彼時占據印度手機市場 2/3以上的中國手機品牌卻沒有一家入圍。
——然后是, 對手機軟件下手 ——同年6月起,印度政府又以數據安全和隱私為由,對TikTok(海外版抖音)、WeChat(海外版微信)、UC瀏覽器在內的 267款中國手機應用程序進行了封禁。
——最后,再對 手機廠商大肆搜刮 ——2021年12月,一場稅務大檢查突襲而來,以懶散聞名的印度公務員,極為罕見地加班加點,撲向印度20多地,死盯和中資沾邊的企業。
工廠、倉庫、辦公室甚至是高管的住所,連同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分銷商,都被里外扒拉了個遍,甚至帶走問詢。
這一切,僅僅是開始。隨后的兩年時間里,小米被指控逃稅65.3億盧比(約5.5億元);OPPO被指控逃稅439億盧比(約合人民幣38億元);vivo的119個印度相關銀行賬號被印度執法局封鎖,總額達46.5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億元);
最大的一筆罰沒,是2023年6月,印度正式沒收小米555億盧比(約48億元)——而小米在印經營9年,累計利潤額為94.6億盧比,約8億人民幣,沒收資金 相當于小米在印度9年利潤總額的6倍。
一紙禁令,9年白干。
印度的理由是,小米向國外實體“非法”匯款。
小米的解釋這是 軟件專利授權費 ,向包括高通和小米北京等三家實體公司支付的。
但印度政府又覺得,那你這也屬于 進口軟件 ,那么你交軟件進口關稅了嗎?沒有就是偷稅、逃稅。
而在問題還沒有定論時,小米的資產已經更名改姓。這就像胡萬怒斥六子吃了兩碗粉,只給了一碗的錢。哪怕六子剖開肚子自證清白,但是也無人在意。
如同律師李欽所言,外企在印度遭受的各種調查、處罰,很大程度上由于“魔幻”的印度法律制度所致,而印度的法律可以用15個字來概括:
高標準立法,普遍性違法,選擇性執法。
2 越挫越勇
然而,就在印度本地手機廠商以為自己的春天來了,中國手機廠商要被灰溜溜趕走了,令人意外的一幕出現了:
IDC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中企強勢歸來,前5品牌中,中國品牌再次占領4席,分別為vivo、小米、realme(真我)、OPPO,唯一的例外三星,市場份額還在進一步縮減。
發生了什么?
答案是四字箴言:真香定律。
一方面,印度本土廠商如同扶不起的阿斗,實在拉垮。
當印度政府對中企磨刀霍霍時,本土品牌在干什么呢?在打感情牌。
有人喊出了“Chini Kum”口號,大意是“ 中國成分少 ”;有人提出用他們的手機替代中國手機,以顯示“desh bhakti( 對國家的忠誠 )”。
印度消費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印度品牌就像退休了幾年的板球明星突然又出來打球了,或許他們曾有輝煌戰績,但這并不意味著今天他們能打的一樣好。”
拿2021年印度國產入門級手機JioPhone Next來說,其以定價 6499 盧比(折合人民幣約 558 元)問世,搭載的是高通低端處理器 QM215, 2+32GB 的存儲,5.45 英寸的 720P 屏幕,3500mAh 容量電池。
對了, 電池,還是可拆卸式的 ,就像大家十幾年前用諾基亞那樣。
而同一年,來自中國品牌的手機是怎樣的配置呢?
以市場龍頭小米為例,其推出的 POCO C3 定價為 7499 盧比(約合人民幣 643 元),比JioPhone Next 貴 1000 盧比(約合人民幣 86 元)左右。但配置卻是:
聯發科 Helio G35 處理器(2.3GHz 主頻)、4+64GB 存儲、6.53 英寸 720P 水滴屏、5000mAh 大容量電池、10W 快充。
也就是, 價錢貴一點點,但是可以擁有更好的處理器、更大的存儲、更大的屏幕、更大的電池。
買誰不買誰,高下立判。所以再看榜單,印度智能手機前十大品牌,一個本土的影子也沒瞧見。畢竟印度消費者只是沒錢,但不是傻。
另一方面,得益于中企所向披靡的卷生卷死。
一是卷價格。 中企拿出一生要強的個性,向印度市場證明:我不僅品質更好,我還可以更便宜。
去年初開始, 小米、一加、摩托羅拉等中國手機品牌紛紛在印度市場實施大幅降價策略,一些旗艦機型降價一度超過800元。
比如小米 12 Pro就降價了1萬盧比(約合人民幣837元),一加 10R、moto edge 30等機型也降價3000盧比到4000盧比(約合人民幣251元到335元)不等。
二是傍大腿。
就在印度動不動請喝茶、罰款、抓人的系列超常規動作后,印度政府終于露出了他的獠牙,提出:
企業開放印度資本入股;核心高管必須由印度籍人士擔任;由印度企業制造和組裝手機;培養印度經銷商擴大出口。
說白了就是要么一起賺錢,要么你也別想賺錢。
形勢的劇變,中企不得不配合。
拿當前市場第一的vivo而言,他就選擇了與印度本土企業塔塔集團合作。
塔塔集團對于印度人的重要性,猶如韓國人離不開的三星,貫穿一生。
據智象出海透露,塔塔集團當下正在洽談收購vivo印度分公司的多數股權。
Moneycontrol援引消息人士稱,印度政府要求塔塔集團至少持有vivo印度公司51%的股份,并要求收購后的合資公司必須由當地運營商主導、分銷網絡必須本地化,用印度分銷商取代中國分銷商。
不過這一具體合作事宜的真實性還有待確認,但是vivo榜上塔塔集團的大腿,已是板上釘釘。
三則不得不提中企“掃街式”營銷打下的商業網絡。
深網提到,“以前99%以上的手機店都愿意免費掛三星的牌子,因為三星手機品牌大,三星如果愿意幫店主免費做一個新門頭牌,店主會非常高興,不收錢讓三星掛上門牌。”
但OPPO、vivo的到來,讓免費的資源,都有了價碼。OV不僅幫忙做新門頭,每個月還給一定數量的錢,甚至一年買斷。
連同印度 最熱門的板球運動賽事、通往泰姬陵高速路收費站旁連綿幾十米的廣告 、首都德里 地鐵的整個車廂 ,以及一些城鎮賣糖果、巧克力的小店,都鋪上了OV的logo。
此種掃街式的中國策略,也讓以OV為首的中國品牌,很快成為印度家喻戶曉的存在,這也為中國品牌立足印度奠定基礎,一舉拿下一半以上甚至70%的市場,此種地位絕非一紙禁令便能撼動。
3 第二個中國?
手機終端廠商在印度的遭遇,一面為國內企業出海印度淘金敲響警鐘,一面也惹來不少非議。
為什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首先,印度的行為雖然充滿爭議,但是其出發點并不難理解,本質上是“本土保護主義”的思路。所以很多行業禁止外國資本進入,或者提高準入門檻,或者要求本土化,讓彼此都有利可圖。
從這一點來講,印度政府的所有行為都只為了四個字:印度制造,只是其方式與手段,過于原始。
一名印度男子在孟買街頭的印度手機通訊商Idea的標識廣告前打手機
其次,印度市場確實足夠誘人,很好詮釋了那句,風浪越大,魚越貴。
今天的印度,有著14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但是直到2020年,印度智能手機的滲透率只有32.5%,同一時期的中國,則有60.3%。
差距,意味著增量, 印度中資手機企業協會秘書長楊述成提到,印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終究會爬升至中國現有水平,通過三到五年時間每年出貨量達到2.5億臺到3億臺完全在預期之中。
事實也證明,在過去兩年,全球智能手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印度成為了唯一被看好的市場。
2022年,全球出貨量同比下降11.3%,創十年新低。印度雖然也下滑,但降幅只有9%。
到2023年,當全球再次下降4%,最大的市場中國也深陷困局下降5.8%時,印度已經率先走出泥潭,以1%的增長,出貨1.46億部,占到全世界的12%,居于全球老二。
放眼全球,很難再找到第二個像印度這般廣闊的藍海。
最后,在我看來,國產手機的不離場,實際也是 一場與國際終端廠商的較量。
當國產手機在印度遇阻,獲利的并非印度本土品牌,而是三星、蘋果。
2022年四季度,在查稅風波鬧得最兇之際,三星以21%的市場份額再一次拿下了第一寶座。上一次這樣的事情發生,還是五年前。
當自己產業鏈遷過來,工廠建起來,工程師請過來,渠道鋪下來,中企自然不愿意眼睜睜看著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拱手讓人。
更有吸引力的在于, 當前印度智能手機市場單價普遍偏低 ,IDC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印度智能手機平均售價只有248美元(約1770元),而全球的平均價格都有325美元(約2320元),兩者還有超500元的差距。
因此, 印度智能手機的單價,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而IDC數據最新數據顯示,這一藍海正逐漸打開。今年二季度,印度入門級(100美元以下)大幅下降,只剩14%的份額,而前一年還有22%。
與之相對,主流級(200-400美元)增長最為迅速,市場份額上升到30%,超高端市場(800美元以上)也保持了強勁的增長勢頭,份額提升到7%。
因此,國產機留下一搏,待圍剿三星成功,一統天下,豈不更香?
- 推薦
- 新聞
- 制造
- CEO
- CIO
- CDO
- CFO
- 數字經濟
- 工業互聯網
- 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
- 戰略
- 生產制造
- IT
- 供應鏈/生態
下一篇
推薦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
TeleAI 李學龍團隊提出具身世界模型
-
2024 年 10 月 14 日,第 44 屆中東海灣信息技術展(GITEX Global)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亮相展會,以"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公司"云-網-安-算-存-端"的全棧技術能力與國際生態合作成果。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