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人形機器人“實習生”要來了,大堂經理、廠哥、巡檢員……
2024-08-15
來源:IT時報
在科幻小說關于未來的想象中,人形機器人都始終占有一席之地。作為人類對科技進步夢想的具象化,這些由金屬與電路編織的“硅基生命”,在2024年開啟了它的元年。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4)上,由18個人形機器人組成的“先鋒陣列”,被評為大會的鎮館之寶。
然而,回到現實,目前的人形機器人訓練還集中于實驗室,想要快速實現商業化落地,需要讓它們完成“社會實踐”。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在今年舉辦的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表示,人形機器人作為創新標志性產品之一,上海正在以“應用牽引、場景驅動”為導向,支持人形機器人本體、具身智能大模型、靈巧手等關鍵技術攻關;深化工業制造、服務等領域人形機器人應用,爭取三年內實現1000臺規?;瘧檬痉?。
近日,《IT時報》記者走訪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國地中心”)兩家上海人形機器人企業,了解人形機器人在金融、汽車、電氣等行業將如何真正“上崗”工作。
很快,第一批人形機器人“實習生”要來了。
銀行“大堂經理”:能對話、取號、辦業務
銀行大廳內擺放著自動取號機、自助服務終端機等設備,盡管使用快速便捷,但對于老年人來說卻是一道難以跨越的“數字鴻溝”,這時就需要一位專業工作人員前來指導。
前幾年,“機器人引導員”在營業廳也火過一陣,但彼時的機器人,大多沒有雙足,由底盤驅動行動,而且只能和用戶簡單對話,復雜些的語義便無法理解,更不能處理具體業務,此后大多被擱置了。
在人形機器人“翻紅”的今天,能智能對話、幫忙取號、辦理業務的機器人,重新“上崗”了。
“請問有什么可以幫你的嗎?”
“我要取一些現金。”
“那我給您取個號吧。”只見一位擁有金屬軀干,連接電源的“工作人員”,在電機的驅動下緩緩彎下腰,用機械手指點擊一旁的自動取號機,將號碼牌遞到客戶手中。這一場景來自中國建設銀行上海浦東分行,這里是建設銀行、上海傅利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潤澤致遠科技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建立的國內首個人形機器人銀行大堂經理場景訓練基地。
7月23日,《IT時報》記者來到該銀行營業廳,左側“智能人形機器人訓練基地”的牌子十分醒目,下方站立著兩臺由傅利葉打造的人形機器人。據悉,該基地將以金融應用場景為基礎,快速提升人形機器人智能服務能力,推動產業發展。
傅利葉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兩臺名為“小龍女”的GR-1型號人形機器人,將為客戶提供排隊取號、智能對話、分流引導、反詐宣傳等場景服務,同時在服務中根據現實情況不斷輸入訓練數據,迭代更新自己的能力。
比如,在智能對話咨詢方面,“小龍女”搭載了基于金融行業的垂直大模型,不僅可以實現多輪自然語言對話,還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可以不斷訓練模仿人類行為,提升自身技能,為客戶提供金融業務咨詢和分流引導服務。
服務型機器人并不新鮮,但人形機器人終于擁有的“手足”,讓機器人可以完成更加精細和復雜的動作,更加貼近人類的交流方式。
當一名顧客進入營業廳大堂時,“小龍女”會根據智慧柜員機個性化操作指南為客戶提供排隊取號服務,通過視覺深度定位、上肢運動規劃等技術,完成點擊取號、拿取并遞交號碼牌的動作。
“她”甚至有時候會化身反詐“宣傳員”,模擬人類雙腳走動,再結合宣傳視頻模仿人類來活動上肢、改變表情,向現場觀眾傳遞反詐金融知識。
“ 未來,隨著人形機器人認知能力的加強和運動能力的提升,還可以為勞動者提供接水、扔垃圾、引導休息等服務。 ” 傅利葉方面表示。
不過,該基地目前還在調試,尚未正式向用戶開放。不久后,機器人“大堂經理”將正式上崗。
核電“巡檢員”:不懼高溫更安全
除了服務領域,工業也是機器人最早涉足的領域。
在WAIC上展出的“十八金剛”中,身高185厘米、體重80公斤的“青龍”,算是“型男”一枚。除了外形“過人”,青龍全身主動自由度多達43個、最大關鍵峰值扭矩400牛·米,配上400TOPs的算力支持,擁有精準的識別和抓取能力。
7月22日,《IT時報》記者來到“青龍”誕生地——國家地方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二樓不僅是員工們的辦公室,更是人形機器人的訓練基地,身材高大的“青龍”毫無疑問是全場“顯眼包”。
工位旁邊,便是陡坡、樓梯、沙地、障礙物等不同場景,用來讓青龍學習不同地形下的快速行走;還有一臺桌子擺放著水果和面包,不過可不是給它“吃”的,而是用來訓練青龍精準識別能力的道具。
在WAIC 2024現場,“青龍”曾為觀眾演示如何精準分類水果與面包:聽到指令后,他緩緩抬起雙臂,用雙手緩慢且輕柔地抓起桌面上混合擺放的面包和水果,分類放進左右兩個籃筐內,即使是柔軟的面包,也不會變形。
“實驗室場景還是很有限的,要讓人形機器人賦能千行百業,不僅需要大量訓練,還需要不同場景的牽引。”國地中心市場體系總監楊正葉告訴《IT時報》記者, 國地中心正在加緊推進人形機器人訓練中心建設,首期將建成100個訓練場景,到2027年將建成1000多個通用人形機器人智能訓練道場。
目前,國地中心打造的人形機器人即將進入上海電氣和上海延鋒汽車兩個工業場景“實習”。
核電是一個極其重要且具有危險性的工業場景,對核電產線的安全巡檢十分重要。目前采用的人工巡檢方式弊端很多,一方面核電產生的高溫讓人難以承受;另一方面僅靠肉眼難以發現細微漏液、管道變形等隱患,而數據監測也可能在十幾個小時后才會出現明顯變化。但如果等到兩三天冷卻后再進行維修,不僅影響工作效率,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
人形機器人巡檢將不再畏懼高溫,它搭載紅外裝置,僅需巡視一圈,便能通過溫度差檢測出漏液、變形等細微問題,同時當場傳輸數據。不過,由于核電產線巡檢需要面對斜面樓梯、垂直樓梯、坡面、壕溝等復雜地形,人形機器人需要具備適應復雜地形的高機動性和魯棒行走能力。
在核電裝備大型換熱器加工過程中,需要搬運、移動檢測儀上的零部件,同時清理成千上萬個管板孔。這樣簡單卻煩瑣的工作對人力消耗巨大,卻可以是人形機器人的另一個“實習”場景,當然這個場景對人形機器人抓取零部件、精準定位孔洞、精準匹配放置位置的能力也要求較高。
“ 實地場景訓練產生的大量數據,將為定制人形機器人的準入標準提供依據。 ”楊正葉說。
汽車產線上的“廠哥”:擰螺絲、激光打孔都行
在WAIC 2024“國際人形機器人技術與應用發展論壇”上,開普敦CEO胡德波、宇樹科技聯合創始人陳立、鑫精誠傳感器董事長吳浩等眾多人形機器人企業都認為, 汽車制造領域可能成為人形機器人應用爆發的重點場景。
擁有交互、感知、決策等能力,還能根據現實環境進行判斷并執行任務,人形機器人與智能汽車頗有相似之處。上汽創投投資經理丁華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汽車智能駕駛積累的數據可用于訓練人形機器人算法,在機器人的感知、決策和控制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而汽車的電機電控、電池、傳感器、MCU等硬件都可以在人形機器人上使用,更重要的是,汽車供應鏈的規模化降本能力突出,汽車工業上下游本身具備良好的場景,可以加速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應用。
這就意味著,汽車制造既能為人形機器人制造提供參考,其上下游生產工廠,更是人形機器人訓練的重要場景。
7月初,傅利葉打造的智能人形機器人已經進入上汽通用汽車金橋豪華車工廠和奧特能超級工廠開始“實習”。 傅利葉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人形機器人依靠視覺感知可以在工廠內自主導航行走,完成帶電高壓零部件安裝、高精度擰螺絲操作、掃描標簽、搬運零部件等工作。
這些工作不像大型生產流水線,靠機械臂固定動作工作即可完成生產,而是需要面對帶電、阻礙、高精準度等更加復雜的環境。從簡單的工種開始“實習”,一方面可以讓汽車生產更智能高效且安全,另一方面也可以收集大量真實場景訓練數據,提升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生產能力。
“國地中心”打造的人形機器人也即將進入上海延鋒汽車“實習”。據“國地中心”技術人員介紹, 人形機器人將運用在激光弱化、火焰處理、激光打孔等場景 。
以內室配件激光弱化作業為例,人形機器人將完成從貨架取下待處理工件、掃描工件上的二維碼、將工件轉移至工裝臺、按動工裝臺按鈕、啟動激光弱化等工作。其中,視覺識別、環境理解、姿態控制、任務自主規劃等能力必不可少。
在楊正葉看來,實際場景的訓練是推動人形機器人快速成長的關鍵,但要實現商業化落地仍然面臨諸多挑戰。這不僅需要政策層面的支持與引導,還需要培養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并營造一個有利于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只有這樣,人形機器人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實際應用中不斷進化,最終走向成熟與普及。
- 推薦
- 新聞
- 觀點
- IT/互聯網
- 軟件信息
- CIO
- CDO
- 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
- 戰略
- 研發
- 生產制造
- 運營
- 市場營銷
- IT
推薦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
TeleAI 李學龍團隊提出具身世界模型
-
2024 年 10 月 14 日,第 44 屆中東海灣信息技術展(GITEX Global)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亮相展會,以"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公司"云-網-安-算-存-端"的全棧技術能力與國際生態合作成果。
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