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Meta元宇宙,揭秘現任CTO與小扎的20年創業之旅
2024-08-09
來源:新智元
Meta元宇宙藍圖的關鍵人物,不僅有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還有現任CTO Andrew Bosworth。兩人歷經20年浮沉,從哈佛同窗到創業伙伴,是從社交媒體Facebook轉向Meta「虛擬宇宙」之夢的領航者和親歷者。
他被冠以「蓋茨第二」的美譽;
他是哈佛大學計算機和心理學專業的輟學生;
他白手起家,在七年內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
是的,這就是Meta(前身為Facebook)掌門人扎克伯格的故事。
而在這位硅谷英雄的身后,還有一個名字值得矚目——Andrew 「Boz」 Bosworth,Meta現任CTO。
正是Boz,讓小扎對Meta的「元宇宙」充滿了雄心壯志:Boz在Meta創立了AR和VR部門,最終發展為Reality Labs。
也是Boz,一度讓臉書陷入輿論風波,害得小扎跟在他身后為公司辟謠。
兩個人在工作中建立的深厚情誼長達近二十年,他們的身份都經歷過很奇妙的變化,但不變的是,他們始終并肩作戰,共同實現夢想,分享勝利。
Boz和小扎在哈佛大學相識,當時他是小扎人工智能課程的助教。
2005年,大二的小扎退學創業,Boz則在2006年加入了只有15個員工的Facebook。
從哈佛大學的助教到Meta的首席技術官和小扎的重要副手,Boz這一路是如何走來的呢?頗具爭議的他和小扎之間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初識哈佛,結緣AI
2003年左右,哈佛大學人才濟濟,Bosworth在哈佛大學學習計算機科學,在那里他遇到了馬克·扎克伯格。
Boz是扎克伯格所修人工智能課程的助教,那時小扎還是本科生,Boz可以算是小扎半個老師。
盡管當時人工智能和神經網絡技術還在發展初期,但小扎和Boz卻對此抱有濃厚的興趣。
他們經常在課后討論AI的未來發展,分享彼此的觀點和見解,逐漸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
「在CS182期末考試結束兩周后,Facebook于2月12日正式上線,所以他顯然是一邊學習一邊創業建立Facebook。」Boz在哈佛大學2020年校友簡介中寫道。
「扎克伯格是白手起家創業,但我們誰都不知道Facebook會發展成什么樣子。」
2005年,扎克伯格在哈佛讀大二時退學,全職創業,專注于Facebook的運營和發展。
微軟歷練,投身Facebook
2004年從哈佛畢業后,Boz曾在微軟短暫工作過。
根據他的Meta簡介,在來Facebook之前,他擔任Microsoft Visio(流程圖和圖表繪制軟件)的開發人員已經快兩年。
在2021年接受The Verge采訪時,Boz表示,他在微軟的短暫時光教會了他很多關于「專業軟件開發和管理」的知識。
他從2006年開始正式加入Facebook,可以算是元老級員工了。當時公司大約有15名工程師,只有五六名員工比他更早加入。
打造News Feed
如果要談及Boz為Facebook所做的貢獻,絕不能避開News Feed(資訊信息流)。
2006年,信息流廣告最早出現在Facebook上。Facebook堪稱信息流廣告的鼻祖。扎克伯格本人將News Feed視為十年間最大也是最成功的賭注之一。
News Feed改變了歐美的新聞分發方式,也為Facebook帶來了巨額的廣告收入回報。到2014年,Facebook超過一半的廣告收入來自信息流廣告。
而Boz,負責構建了Facebook的第一個News Feed。
「我搭建了信息流背后所有的人工智能和排名,而且是第一個」。
但這也給Boz本人帶來了很大壓力。2011年,Boz對《洛杉磯時報》表示,「它對我的消耗比生活中任何事情都更強烈」。
雖然News Feed在后來被驗證為是非常成功的商業模式,但在推出初期遭到了用戶的強烈反對,被認為太具有「侵入性」。
「News Feed助長了用戶熱情的情緒宣泄,其中大部分是負面的,我更喜歡粉絲小組,而不是『惡評』」。
「但也是在那時,我意識到Facebook的機會有多大。人們對產品的熱情讓我非常慚愧,也大開眼界。」
隨著Boz在Facebook職業生涯的發展,他后面還領導團隊相繼開發了Facebook Messenger和Groups等產品。
接管廣告業務
2012年,Boz本該從公司休假六個月,但他卻接管了公司的廣告業務。
2016年,Boz時任Facebook廣告和業務平臺副總裁
Boz在2015年接受《連線》采訪時回憶道,在他2012年計劃休假前六個月,扎克伯格讓他想辦法在移動平臺上實現廣告盈利。
根據Boz的回憶,小扎當時給他畫了個餅:「未來六個月,移動領域至少有4個10億美元的機會,你可以抓住一兩個,然后你就可以去度假了。」
小扎的這個要求讓Boz覺得十分瘋狂,但他決定試試,「Why not?」
在Boz休假的前兩天,扎克伯格請他負責Facebook所有廣告產品的工程設計,Boz接受了。
Boz最終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旅行,并在年底增加了一些額外的休假時間。
在2017年之前,Boz一直負責Facebook的廣告業務。
創建Reality Labs
領導了Facebook廣告業務部門的建設,開發了News Feed和Groups等主要功能后,2017年,Boz創建了Meta的Reality Labs,涵蓋VR、AR和虛擬世界等領域。
Reality Labs多次改名,最初被簡單地稱為AR/VR,然后是Facebook Reality Labs,最終叫Reality Labs。
Reality Labs一直負責生產Facebook的硬件產品,包括Meta Quest VR耳機和Meta的雷朋智能眼鏡。
Reality Labs成為Meta元宇宙藍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當扎克伯格于2021年10月宣布成立Meta作為Facebook的新母公司時,他表示Meta的業務將分為兩部分。
一部分是Facebook的應用程序家族,是公司傳統的社交媒體業務,包括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
另一部分就是以元宇宙為中心的Reality Labs。
扎克伯格在公司宣布更名時表示,「從現在開始,我們將首先是元宇宙,而不是Facebook。」足以看出元宇宙概念和Reality Labs在公司的重要地位。
元宇宙(metaverse)是從科幻小說中借用的一個術語。
它指的是互聯網的未來版本,人們使用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耳機等技術來訪問互聯網,而不是用手機和筆記本電腦上網。
在Boz的領導下,Meta在2021年與雷朋 (Ray-Ban) 合作推出了智能眼鏡產品,主要功能是讓用戶拍攝照片和視頻。
雷朋Stories眼鏡于2021年9月推出,允許用戶拍攝照片和視頻。
Boz在產品發布前分享了一段他自己用雷朋眼鏡拍攝的視頻——不斷往小扎身上扔枕頭。
但遺憾的是,多次改名的Reality Labs最終還是難逃多舛的命運。
上個月,Boz宣告了Reality Labs重組的消息,這個曾經讓小扎不遺余力地投入的「夢幻島」,還是沒有等來元宇宙之夢成真的那一刻。
Reality Labs的所有團隊被整合為兩個部門,一個是過去負責Quest耳機系列的「元宇宙」(Metaverse)部門。
另一個是新的「可穿戴設備」(Wearables)部門,負責Meta的其他硬件工作,包括與雷朋合作的智能眼鏡。
Reality Labs的解散讓很多中高層管理人員被裁撤,但Boz仍然身居要職,小扎亦仍未放棄AR/VR。
接任CTO
2021年9月,公司宣布Boz將于2022年接替Mike Schroepfer擔任CTO,這是公司歷史上最大的一次領導層變動。
Bosworth接替Mike Schroepfer擔任首席技術官
在宣布離職的Facebook帖子中,Schroepfer談到了Boz在 Facebook AR/VR部門的工作經歷。
Schroepfer說:「在我們建立元宇宙的更廣泛努力中,Boz的貢獻是奠基性的組成部分」
扎克伯格在Facebook博客上發表的一份聲明中對此表示贊同。
https://about.fb.com/news/2021/09/note-from-mark-zuckerberg/
小扎在這封信中寫道,「作為我們的下一任首席技術官,Boz將繼續領導Facebook Reality Labs,監督我們在AR、VR等領域的工作。
「這些都是幫助我們構建元宇宙的基礎性工作,在Boz的領導下,我對這項工作的未來充滿期待。」
不斷為公司辯護,引來爭議
雖然功績頗多,但Boz在Meta內部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
2018年,Boz登上頭條新聞,當時BuzzFeed發布了他大約兩年前發送的內部備忘錄。
這份備忘錄的標題是「丑陋的」(The Ugly),Boz在其中似乎為Facebook上發生的許多負面消息辯護,只要公司能繼續發展。
「丑陋的事實是,我們堅信人與人之間的聯系是如此之深,以至于任何能讓我們更頻繁地與更多人建立聯系的事情都是*事實上*的好事。」
他在備忘錄中寫道:「在我們看來,這也許是唯一一個能通過指標反映真實情況的領域。」
「這不是為了我們自己,或是為了我們的股價。而是為了這件事本身——我們將人們聯系起來 」,他補充道。
BuzzFeed爆料后,扎克伯格不得不緊急公關,站出來譴責Boz的備忘錄。
扎克伯格表示:「不可否認,Boz是一位才華橫溢的領導者,但他說過很多挑釁性的話。這是 Facebook 的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強烈反對的。我們從來不相信為達到目的就可以不擇手段。」
2018年,在愛爾蘭立法者面前舉行的委員會聽證會上,時任Facebook愛爾蘭公共政策負責人Nimah Sweeney也表示,Boz在公司內部「因公開負面內容而毀譽參半」。
「我們很多人都想穿梭到他發送消息之前的那一刻,并按下刪除鍵」,Sweeney補充道。
然而,盡管為公司帶來了輿論危機,也讓自己備受爭議,但Boz似乎并沒有停筆的想法。
Boz這么做,為「臉書吹哨人」Frances Haugen提供了絕好的素材,無異于給對手送刀。
Haugen曾經揭露臉書多起內幕,引起了軒然大波。她指責臉書將商業成長置于公眾安全之上。
證據就在Boz的備忘錄里——Haugen泄露的文件顯示,直到2020年,Boz仍在Facebook平臺上撰寫有關仇恨的備忘錄。
在題為「需求側問題」的備忘錄中,Boz似乎質疑,Facebook試圖解決其平臺上的仇恨言論的舉措是徒勞無益。
甚至,「不知悔改」的Boz還于2021年初將這份備忘錄發布到了他的個人博客上。
他寫道,「作為一個社會,我們沒有仇恨言論的供給問題,我們有仇恨言論的需求問題。」
Boz補充說,「在線平臺在供應方不起作用,因為它們無法控制需求方。」
除了在個人博客上寫作之外,Boz還主持了一個名為「Boz to the Future」的播客。
Boz的科技播客于2021年6月開播,Facebook高管Chris Cox以及科技記者Ina Fried和Casey Newton均曾在播客中露面。
Boz有時會談到他與扎克伯格長達近二十年的工作關系。
Boz今年在Lenny的播客上表示,當扎克伯格決定任命一名員工從事公司最重要的項目時,他會以「索倫之眼」審視工作,將注意力集中在每個細節上。
而Boz就是被小扎的「索倫之眼」選中的人,他們將繼續構建Meta的元宇宙。
- 推薦
- 新聞
- 觀點
- IT/互聯網
- 軟件信息
- CIO
- CDO
- 數字經濟
- 工業互聯網
- 智能制造
- 人工智能
- 戰略
- 研發
- 生產制造
- 運營
- 市場營銷
- 銷售
- 財務
- 人力資源
- IT
推薦
-
11月28日-30日,中國數字化年會將于成都正式開幕,本屆年會以數智萬象 無界新生”為主題,設置2場主論壇、1場高峰論壇、5場專題論壇、4項特色活動、2場頒獎典禮等14項活動,以及2天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展。
-
零次方科技發布了其首款人形機器人,可以在多種不規則路面、復雜地形中長時間穩定行走,且具備優秀的抗干擾性能,即使受到各方向的強沖擊也能保持穩定站立。
-
近日,第四屆“青年科學家502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舉行,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做了《通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應該怎樣思考大模型》的主題演講,并給出了他對大模型的10個思考。
-
深度解析Meta Reality Labs的生態布局
-
TeleAI 李學龍團隊提出具身世界模型
-
2024 年 10 月 14 日,第 44 屆中東海灣信息技術展(GITEX Global)在阿聯酋迪拜開幕。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重磅亮相展會,以"精耕務實,為時代賦智慧"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公司"云-網-安-算-存-端"的全棧技術能力與國際生態合作成果。
我要評論